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保业务 > 环境质量 > 环境质量公报

2017年芜湖市环境状况公报

发布日期:2018-06-06 00:00来源:芜湖生态环境局作者:规划财务科浏览次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有关规定,现公布2017年芜湖市环境状况公报。

芜湖市环境保护局

20186

第一部分  综述

2017年,芜湖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2017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为89.4,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68.8%PM10年均浓度为82μg/m3PM2.5年均浓度为49μg/m3;地表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状态,长江芜湖段、漳河和裕溪河水质稳定保持好于地表水环境质量类标准,青弋江芜湖段、黄浒河水质稳定保持好于类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各功能区噪声昼夜等效声级符合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良好;完成芜湖市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核实工作,积极推进生态红线划定。全市环境安全形势持续保持稳定,未发生重大环境安全事件。

第二部分  环境质量状况

一、大气环境

1、城区环境空气质量

2017年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时间为364天,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进行评价,全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250天,轻度污染93天,中度污染17天,重度污染4天,未出现严重污染天气,重度污染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1.1%

2017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年平均浓度分别为15μg/m349μg/m382μg/m349μg/m3,一氧化碳日均浓度在1.1-2.2mg/m3之间,臭氧日最大8h滑动平均浓度在55-235μg/m3之间。

2、各县环境空气质量

四县:SO2年均浓度范围在10-15μg/m3之间,NO2年均浓度范围在15-35μg/m3之间,O3日最大8h均值范围在100-125μg/m3之间,CO日均浓度在0.5-1mg/m3之间,PM10年均浓度范围在55-70μg/m3之间,PM2.5年均浓度范围在20-40μg/m3之间,各项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3、环境质量变化及污染分布

芜湖市于2014年开始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014-20174年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优和良)呈上升趋势,2017年重污染天气发生率较2014年下降73%

2017年,在环境空气质量呈现污染的天数中,以NO2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污染天数的20%,以O38h为首要污染物的占37%,以PM10为首要污染物的占16%,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占27%

截至目前,芜湖市设置9座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市区5座,所辖4县每县设置一座,均采用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监测。全市污染物分布南北差异较大,北部整体污染物浓度高于南部。

4、酸性降水

2017年全市降水pH值年均值为6.35,三个降水监测点除一个点出现一次低于酸雨临界值外,全年基本无酸性降水。

二、水环境

1、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全市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8个,取水口分别位于长江、青弋江和漳河,按每月对水源地开展的监测项目评价,水源地总体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满足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水质达标率为100%。其中3个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水厂、二水厂和四水厂)水质全分析109项指标检测结果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标准。

全市乡镇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共66个,2017年根据对全部取水口开展的监测结果评价,水质达标率为100%

2、主要河流及重点断面

2017年,长江芜湖段陈家墩、桂花桥、弋矶山、四褐山、东西梁山段,漳河澛港桥、南陵繁昌交界段等国、省控监测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青弋江宝塔根、海南渡段,黄浒河荻港段,裕溪河裕溪口段,西河入裕溪河口、杨柳村段等国、省控监测断面水质符合类标准。

3、重点湖泊、水库

重点湖泊、水库:2017年,竹丝湖、龙窝湖、奎湖、九莲塘为类水体,水质状况良好;镜湖、汀棠、银湖、莲塘为类水体,水质状况轻度污染;凤鸣湖、大阳垾为类水体,保兴垾水质为劣类。

湖泊富营养化:2017年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现象有所好转。龙窝湖、九莲塘等46%的湖库为中营养状态,竹丝湖、奎湖、镜湖、汀棠、莲塘、银湖等40%的湖库呈现轻度富营养状态,凤鸣湖、大阳垾、保兴垾等14%的湖库为中度富营养。相比2016年,2017年湖库中度富营养状态比例降低,且2年均未出现湖库重度富营养。

三、声环境

1、道路交通噪声

2017年市区道路交通噪声共监测26条主要交通干线合计51个测点,监测路段总长度260.541千米。道路交通噪声昼间监测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9.4dBA),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0.6dBA),道路交通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良好,全市平均车流量为1736/小时。

根据2017年道路交通噪声昼间监测结果:全市城区道路交通干线的噪声大部分分布在66-70dBA)之间,暴露在这一区间的路段长度为240.872km,占被测量总路长的92.5%,超过标准(70dBA))的干线长度为19.669km,占干线总长度的7.5%

2、城市区域噪声

2017年,芜湖市区域环境噪声的监测采用了十二五芜湖市噪声监测点位优化调整后的新方案,网格布点为148个,网格大小为1000×1000,监测面积148平方公里。

监测统计,芜湖市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4.4dB(A),比上年降低了0.5dB(A)。根据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等级划分,达到二级水平,声环境质量较好。2010-2017年城市区域噪声等效声级均值变化不大,区域声环境质量基本稳定。

3、功能区环境噪声

2017年共设监测点10个,其中:1类标准适用区设监测点1个,2类标准适用区设监测点5个,3类标准适用区设监测点2个,4类标准适用区设监测点2个,各监测点每季度监测一次,全年监测四次,功能区噪声等效声级达标率100%

2017年功能区噪声监测结果来看,全市四类功能区昼、夜噪声等效声级年均值完全符合功能区标准要求,且各功能区噪声声级随着1类区到4类区依次递增,与功能区的区域功能划分完全一致。

4、噪声声源构成状况

在影响城市声环境的各类噪声源中,生活噪声源占66.2%,工业噪声源占18.2%,交通噪声源占15.5%。从声源强度及声源构成两个方面综合分析,生活噪声源为主要噪声源,但生活噪声源强相对较弱,对区域整体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交通和工业噪声平均声级较高。

四、固体废物

1、危险废物产生及处理情况

据登记统计,2017年全市危险废物登记产生量约3.83万吨,处理上年危险废物结转量0.17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1.57万吨,安全处置量1.87万吨,贮存量0.55万吨,危险废物100%妥善处理。

2、城市生活垃圾

2017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为43.8万吨。全市现有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厂(场)4座,本年度垃圾实际处理量54.1万吨,其中卫生填埋9.48万吨,集中焚烧44.62万吨,生活垃圾处理率100%

五、生态环境

1、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2017年全市共完成37个建制村环境整治工作,其中芜湖县9个,南陵县10个,无为县9个,繁昌县9个,并以每村4万元标准下达补助资金,补助资金总计148万元。

2、生态创建

2017年无为县赫店镇、泉塘镇荣获安徽省生态乡镇称号,麻桥村等11个村荣获安徽省生态村称号。芜湖县达到国家生态县指标要求,通过考核验收,成为我市首个国家生态县,同时,芜湖县大力开展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各项创建指标全部达标,已通过专家评估考核。

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生态县,2个省级生态县,16个国家级生态镇,25个省级生态村。

第三部分  措施与行动

1、大气污染防治

2017年,继续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先后开展了芜湖市2017年蓝天行动芜湖市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等。完成餐饮油烟治理项目31个,矿山、码头、物料堆场整治项目6个,建筑扬尘整治项目64个,加油站等油气治理回收项目1,工业污染治理项目15个,淘汰、改造燃煤小锅炉12台。

2、水污染防治

2017年,根据《芜湖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及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分工,明确时限,落实责任,严格考核,重点对黑臭水体整治、禁限养区关闭及搬迁、港口船舶污染整治、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水体达标建设、饮用水源管理等工作积极推进。截至目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省国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3、土壤污染防治

2017年,根据《芜湖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有序推进各项任务。完成《芜湖市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及风险评估》初稿编制、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点位核实等工作。开展了《芜湖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编制工作,各级政府与重点行业企业陆续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

4、生态建设与保护

2017年,围绕生态红线划定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和《安徽省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为指标,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明确了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环境治理全面覆盖、绿色经济高速发展、资源利用集约高效和绿色生活的目标,出台了《芜湖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规定(试行)》、《2017年芜湖市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实施办法》和《2017年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技术方案》等系列文件。6月初,还组织了20多家企业参加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签约合同额达3.7亿,可实现年秸秆综合利用量110万吨。

5、工业污染防治

2017年,全市有力开展各类执法行动,震慑违法排污企业。2017年,共开展芜湖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检查、化工企业和化工园区摸底排查专项行动、纳污坑塘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重点行业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中高考禁噪工作、省部级挂牌督办企业检查、火电及造纸行业排污许可证执法检查、污水处理厂环境问题专项排查整治、砖瓦行业环保专项执法检查、工业堆场及矿山扬尘污染专项整治、未利用地非法排污专项环境执法行动、小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大气污染防治督办执法检查、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信访问题查处、污染源双随机抽查等检查行动,对检查发现的违法问题,依法严肃处理,全市累计检查企业2904家次,出动执法人员6262人次。下达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464份,实施行政处罚131件,处罚金额531.78万,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1起,查封扣押48家,限制生产、停产整治21家,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3起,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15起。

6、核与辐射环境安全监管

2017年,有效开展全市放射源安全保障专项执法行动。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制订、印发了《芜湖市放射源安全检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环发〔201717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检查内容、组织领导、职责分工、检查方式、进度安排和工作要求,组织有关企事业单位认真开展自查。联合检查组严格履行职能职责,加大执法检查,健全完善辐射安全防护、安保等监管机制,强化辐射环境安全监管合力,在企事业单位自查基础上,组织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市级联合检查组现场反馈意见,提出整改要求,并建立整改台账,跟踪问效。

严格执行辐射项目环评、三同时制度。积极稳妥做好省环保厅部分辐射类项目审批权下放后的环评审批、验收及辐射安全许可证核发(含变更、延续、注销)工作。

组织、参加全省辐射事故演练,强化核与辐射安全防护知识培训。报请省环保厅同意,协助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年内在我市开设四期核与辐射安全防护知识培训专场班,培训我市县区环保部门辐射监督员、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操作、管理人员约380人。

妥善处理处置基站方面投诉。及时回复信访投诉件14起,妥善化解矛盾。对县、区环保部门处理辐射投诉及时给予技术支持,市域内无任何辐射事故情况发生,未出现涉及辐射类群体性上访情况。

截止20171231,我市持证核技术利用单位共140余家,各类在用放射源148枚(含III类放射源1枚,IV类放射源87枚,V类放射源60枚),在用II类射线装置62台,在用III类射线装置263台;在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4处(3家单位,含2处乙级,2处丙级)。

7、保障措施

环境准入: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坚持空间准入、总量准入、项目准入三位一体和专家评价、公众参与两评结合的环境准入制度,严格项目审批。载至12月底,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405件,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2711起,对222个建设项目三同时实施了竣工验收。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完成我市14个行业52家企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

环境执法:2017年,芜湖市扎实推进环保执法,保持监管高压态势。一是严格环境执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重点开展整治环境违法行为、维护公共环境权益百日行动。梳理三年来群众反复投诉的信访问题,下沉各区摸排,带着问题去一线,真抓实干,克难攻坚。二是重拳出击,加大违法查处力度。先后开展芜湖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检查、化工企业和化工园区摸底排查专项行动等十余项环保专项行动和双随机检查。

环境监测:及时对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地下水、大气、声、土壤和污染源开展监测,全年提供有效监测数据近15万个,为全市环境考核工作和污染防治决策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发布《芜湖市环境状况公报》、环境质量月报等,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完成芜湖市环境电离辐射累积剂量、环境电磁辐射等辐射监测工作,启动5个水环境自动站建设,启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上收工作。

环境信息化2017年,全市环境信息化稳步推进。重点建设环统专网,对各县区的专网逐个进行上门排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连通率低的问题,也进行了现场指导和整改,并在年底对主干网进行了升级改造,提高带宽至100Mb,并做了双链路冗余,确保了专网稳定性和负载均衡;努力做好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国发软件系统维护,多次解决了因为服务器故障和网络故障造成的数据传输问题,并和西安长天科技公司签订了维护合同,确保了芜湖市重点污染源传输有效率达到要求;完善市移动执法系统一期验收工作,进一步改变了传统监管执法方式,提高了环境监察水平;初步建立企业一厂一档管理系统,为构建环保大数据做准备,实现企业信息动态申报,环保监察人员审核完善的信息录入机制,并和移动执法系统实现联动;对市控污染源平台全面升级,将全市重点污染源全部纳入平台联网,并实现了县区分辖区管理,让县一级环保主管部门实时掌握辖区企业在线监控数据;做好全国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与信息公开平台和环境统计平台的技术维护工作。

环境信息公开2017年,芜湖市积极推进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响应市政府政务体制改革号召,力争达到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工作要求,对本单位各项权力进行了多次梳理,网上办理的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增至27项,全部纳入网上运行,并和安徽省政务服务网成功实现对接,做到事项流程规范化、办事入口统一化,为企业和个人办事提供了便捷途径,同时也提升我市的环境信息化层次。对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加大力度,做到专人负责制,定期公开。

污染减排2017年,全市立足于三大战役和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我市污染减排成果不断扩大。全年推进实施重点减排项目16个(其中水项目6个,气项目10个),截至12月底,年初计划的16个重点减排项目,已完成的项目15个,即将完工的项目1个。

环保应急管理:2017年芜湖市修订出台《芜湖市饮用水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芜湖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芜湖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芜湖市环境保护局地震应急预案》;督促企业按要求制定、修编应急预案及备案工作,共组织91家企业修订了应急预案。并于1212与省环保厅联合举办了芜湖市饮用水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演练。

环境信访与提案办理:2017年,芜湖市不断优化完善信访受理办理流程,畅通人民群众监督渠道,抓好矛盾纠纷隐患大排查;建立培训和考核制度,加强外包服务人员的素质管理,及时办理和回复群众信访。拓展“12369环保热线环境保护信访信息管理系统“12345市长热线电话办公系统芜湖市环境保护局网站市民心声数字化城管新浪微博“12369环保微信举报平台8个渠道受理环境信访。截至12月底,累计受理投诉5146件,办理率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