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保业务 > 自然生态 > 自然保护区

芜湖市:布局自然保护地监管工作“四手棋” 筑牢湿地公园生态安全屏障

发布日期:2023-04-19 15:05来源:芜湖市生态环境局作者:自然生态保护科浏览次数:

    芜湖市境内河湖水网密布,自然资源丰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后,我市拥有包括2个省级湿地公园在内的共计12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22973.84公顷。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地监管工作,多部门携手“布阵落子”,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一是探索机制创新“先手棋”。2021年,芜湖市印发《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信息共享机制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建立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信息共享机制,有效实现了部门间科学联动。《方案》明确了主要工作任务:一是设立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共享信息库,推进建设自然保护地数据一张图;二是每季度召开联席会议,交流自然保护地重大工作内容,规划部署下季度自然保护地监管工作;三是每季度发布工作简报,建立自然保护地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四是联合开展专项检查,建立“季月周”巡查机制,实行三级反馈机制,建立台账并跟踪推进。

 

芜湖市召开自然保护地管理联席会议

二是落好问题整改“关键棋”。近年来,芜湖市持续开展“绿盾”专项行动,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相关部门逐年制定“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对违法违规问题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全面整改,及时上报生态环境部信息系统,并纳入省信息系统实施统一调度。同时,认真开展自然保护地专项行动“回头看”,定期对2017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卫星遥感问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问题、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曝光问题“三大一强”问题中涉自然保护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严防整改问题死灰复燃

 

工作人员在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检查

三是做实宣传发动“制胜棋”。长期以来,芜湖市通过政府官网和各部门微信公众号,进行自然保护地相关信息公开和知识宣传,提高全体民众的保护意识。同时,利用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世界爱鸟周等时间节点在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开展各类宣传活动,包括野生动物标本展、集体增殖放流等,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2022年,我市印发《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后逐年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年度工作任务清单,对于优化我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筑牢自然保护地生物安全屏障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南陵扬子鳄保护区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四是谋划生态修复“长远棋”。2022年,推动谋划了芜湖东草湖省级湿地公园水生态修复项目,以改善东草湖及其上游汪溪坝河的水生态环境。项目总投资7734.05万元,拟建设生态护坡10.782公里,布置挺水植物49156.81平方米,沉水植物59835.18平方米,投放水生生物69589.23平方米,实施面积分别为20981.43平方米和2867.16平方米的基底生境改善工程。项目建成后,将对相关水体的水质、透明度、水生动植物生物多样性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东草湖省级湿地公园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加强湿地和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下一步,芜湖市将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加强湿地和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工作,持续提升我市湿地和自然保护地管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