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保业务 > 自然生态 > 自然生态管理

芜湖市2024年上半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4-07-05 14:50来源:市生态环境局作者:自然生态保护科浏览次数:

一、已开展工作

(一)积极推动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摸清生物多样性“家底”

市环委办印发了《关于转发<安徽省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方案>等文件及开展我市相关工作的通知》,对调查工作方案制定、资金筹措、项目招投标等工作进行了具体要求,并明确了无为市、南陵县、湾沚区、繁昌区作为我市第一批次调查区域,于今年启动调查工作。各级领导多次亲自调度,高位推动,协调相关单位就工作开展、技术支持、资金保障等方面开展会商研讨,力求高质量完成调查工作。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作为牵头单位,安排专人负责,定期调度,确保工作时效。目前,无为市正在申请采购计划不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方案上传系统待市财政局审批完成后开展挂网招标南陵县向县政府申请专项资金并获得批复,已发布采购意向,715日左右挂网招标;湾沚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正在收集反馈意见,项目招标工作正在开展中;繁昌区调查项目经费已纳入2024年区财政预算,项目招标正在开展,已完成采购意向公开。

(二)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

一是持续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指导矿山企业科学制定年度生态修复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全年累计计划修复668.8亩,上半年已完成324.2亩。2024年废弃矿山计划修复18个项目共1883亩,包括3个转型利用项目和15个生态重建项目。现已完成生态重建项目2个、转型利用项目3个,其余13个项目正在有序实施。二是积极推进水系联通工作。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水系连通项目建设。湾沚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项目争取中央资金1.5亿元,已于2022年完工;南陵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项目争取中央资金1.2亿元,已下达中央资金6000万元,目前正在建设中。三是完善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体系。推广野生动物致害保险,形成野生动物致害保险、森林保险、农业保险叠加政府野生动物肇事损害补偿的良好机制,有效解决经常性野生动物肇事损害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人工繁育虎等野生动物保护问题大排查。继续依托芜湖市古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原赭山公园动物园)作为我市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机构,负责全市辖区内野生动物的收容救护工作。上半年,共收容救护野生动物21种,26头(只),救护率达到100%,救护成活率达到90%以上。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鬣羚、鹰、隼等,省重点保护及三有名录动物有花面狸、獾、蓝孔雀、夜鹭等。开展扬子鳄自然保护区长乐片区野外放归活动,2024上半年放归扬子鳄26条,累计5年达到315条,进一步复壮了野生扬子鳄种群。四是推动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成果落地。青弋江省级自然保护区设立工作已获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会议原则通过,并完成省级公示。推进自然保护地规划修编,东草湖省级湿地公园规划修编已完成方案并进行了县级审查,奎湖省级湿地公园规划、马仁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修编业已启动。强化监督管理,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专项行动,抓牢两节、两会等重大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全市自然保护地和森林湿地领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暨违法违规问题排查整治行动,完成2023年生态环境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省林业局自然保护地2023年人类活动遥感监测问题线索核查处理,提高自然保护地的管护能力和水平。组织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争取2024年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371万元用于龙窝湖省级湿地自然公园等湿地保护修复。

(三)强化执法监督,严肃查处危害生物多样性行为

一是深入开展清风行动印发《芜湖市清风行动2024”》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野外巡护值守、网上违法违规行为治理、清理整顿非法经营市场、运输货物寄递邮件快件检查、进出口货物物品检查等行动。今年以来,累计出动执法车辆6019车次、执法人员21677人次,监督检查野生动物栖息地、人工繁育、经营利用等各类场所1751处,查办案件96起,收缴野生动物制品10.38公斤,没收非法猎具126个,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101人。网络监测检查网站、网店商品信息页面达71570条次,开展涉及野生动植物相关商品专项监测33次。二是组织开展长江禁捕专项行动在元旦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下发工作提示单等形式,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强节日期间长江禁捕市场监管工作,打击非法销售、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有效净化市场环境。充分发挥芜湖市网格化监管平台作用,将长江禁捕纳入网格化巡查,通过网格员包保普查,持续扩大监管范围不断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对餐馆饭店、交易市场、网络平台、广告发布等重点领域深入摸排线索,严厉打击非法销售、违规出售和违规发布广告或发布虚假广告等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已出动监管执法人员8583人次,检查水产品加工企业105家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11583家次、农贸市场、超市等3651家次、监测电商平台、网站1763个次,查办非法销售长江鱼案件1起,罚款3.92万元。三是加大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力度。做好自然保护地日常检查和专项整改问题回头看工作。今年年初,组织开展2023年上半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线索实地核实和处理工作,下一步,将对涉及无为市1处问题点位加强日常巡查,并在后续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中将对应区域调出。3月,联合相关部门对湿地公园遥感监测疑似问题线索和安徽省绿盾回头看自然保护地点位整改情况进行现场核查。目前,涉及我市南陵县、三山开发区的2个问题点位已完成整改。四是提升案件审理质效。2024年上半年,芜湖法院共受理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环资案件47件,涉及生态损害赔偿金206730.22元,其中182774元系以劳代偿。坚决惩治非法捕捞水产品、滥伐林木、非法狩猎犯罪,坚持全链条、全环节、全流程打击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野生动物产业链犯罪,全市共挖掘生物多样性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26条,立案办理26件,围绕野生动物保护、外来物种入侵等领域制发检察建议4件,就非法捕捞水产品、非法狩猎、滥伐盗伐林木等违法情形提起诉讼10件。五是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市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评价指标体系,把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资金专项审计,重点审计了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林业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土壤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等十类资金,促进规范资金管理。

(四)提升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水平,筑牢生物安全防线

一是开展芜湖口岸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持续做好入境口岸监测调查,利用芜湖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内设置的2台黑光灯进行有害生物采集,除蚊蝇类昆虫外,目前未监测到外来有害生物。对芜湖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和辖区内有进口粮调运业务的进境粮食注册登记企业进行后续监管并做外来杂草监测,重点对装卸码头及周边、进口粮谷定点加工厂及周边、进口粮谷储存仓库及周边进行监测,采用监测员在监测区域或监测点内徒步逐行、逐片检查等监测方式进行。2024年上半年,对芜湖市金山港码头、芜湖市穗丰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八角分站等单位开展外来杂草监测,结合企业正在调运的粮食,在重点地块进行检查,未监测到外来杂草。二是加强进境羽毛羽绒等重敏感商品口岸检疫。持续强化全球动植物疫情疫病信息监测,指定专人进行疫情信息采集,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编译、评估,严防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疫病传入传出。2024年上半年境外动物疫情及检疫政策信息监测报送69条,采用33境外植物疫情信息监测报送71条,采用63植检舆情监测信息采集610条。今年上半年,按照布控指令要求对6票进境羽毛和1票实施安全风险监测共计34项次,暂未发现异常。加强进境粮食、羽毛等重敏感商品监管,强化口岸入侵物种防控力度,并按要求做好外来物种截获的上报及处置移交等工作。上半年截获外来入侵物种334种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49种次,两项指标均超过去年全年截获总量。

(五)实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推进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转化

我市建立了县市区、开发区横向补偿为主,市级纵向补偿为辅的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出台了《芜湖市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等文件,并根据实施情况不定期进行修订,根据考核结果拨付各县市区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金223.5万元。根据省及地方实际情况,我市出台了《芜湖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办法》等文件,根据考核结果拨付各县市区空气质量补偿金579万元。为提高森林生态效益,切实保障长江岸线生态建设成果,我市出台了《关于推深做实林长制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奖补政策(试行)》,给予中央及省级公益林51.3855万亩10/.亩的补助,每年投入补助资金513.855万元。启动市级公益林建设,划定长江岸线1公里以内的森林(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除外)区划界定为市级公益林,现已完成1.09万亩区划界定,给予50/.亩的补助,每年投入补助资金54万元。

(六)完善政策资金保障,强化人才科技支撑

一是统筹安排水清岸绿项目资金。省财政厅下达我市水清岸绿专项引导资金4007万元,市县两级财政统筹安排配套资金12777万元,共计16784万元用于我市2024年水清岸绿奖补项目分配。围绕长江流域监管、岸线水环境整治、区域环境综合整治等内容开展了摸排,安排船舶污水全过程在线监测(二期)、长江三桥南侧片区水系治理建设工程一期项目、芜湖北站北侧围合区水系治理工程(一期)镜湖区保兴垾文化路支沟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目前省级水清岸绿专项资金已全部下达。二是鼓励在芜高校加强生物学科和人才建设。安徽工程大学2023~2024学年开设生物工程、生物与医药专业、生物制药专业,现有在校生700余人。安徽师范大学2023~2024学年开设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生物科学专业,现有在校生670余人。皖南医学院2023~2024学年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现有在校生296人。三是推动产学研合作提质增效。开展千企大走访,联合市产业创新中心、安工大芜湖创新研究院、哈工大芜湖机器人研究院、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面向全市科技型企业开展技术需求梳理工作,常态化摸排收集全市涉及生物多样性领域科技型企业技术需求,已走访企业近200家。对摸排来的技术需求定期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进一步强化高校院所、科技企业产学研关系,推动生物多样性领域科技成果在芜落地转化质效。开展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鼓励生物多样性领域企业申报各级科技项目,引导企业、高校院所围绕生物多样性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七)坚持宣传引导,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前后,围绕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主题,开展了线上有奖答题活动。同时,全市各地举办了形式丰富的线下宣传活动:主场活动在芜湖市锦苑幼教集团赤铸山路园区顺利开展,通过邀请老师、同学们在宣传横幅上签名,组织小朋友们齐绘他们眼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志愿者宣讲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有奖趣味问答等互动环节,让老师和孩子们感受生物多样性之美;无为市走进牛埠社区,通过悬挂横幅、设立咨询台、摆放展板等方式直观展示了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本地物种特色以及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累计参与群众200余人次,发放宣传手册150余份;南陵县在籍山镇滨河公园广场、两山展馆组织宣传活动,向春谷中学学生及广大群众展示了南陵县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大意义,共展出科普展板40余块、珍贵野生动物标本百余个,发放环境保护宣传手册、宣传用品逾500份。繁昌区志愿者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互动讲解、悬挂主题宣传条幅等形式,向市民宣传和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重要意义和保护措施,共计发放宣传手册300余份,环保手提袋80余份;经开区在向阳小区开展宣传活动工作人员向过往群众生动讲解了身边常见的动植物种类、特征以及芜湖市特色珍稀物种等科普知识发放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手册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读本;弋江区组织志愿者团队在长江江湾开展了公益宣讲和净江捡拾活动,手持工具细致清理江滩边垃圾、漂浮物,守护长江生态,组织倡议全民签名活动。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积极拓展违法行为线索来源借助居委会、村委会和基层群众力量,深入居委会和村委会,向基层干部群众宣讲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诉讼的重要性,建立线索反馈渠道,鼓励基层干部群众发挥自身力量,对于身边发现的非法狩猎、非法捕捞水产品以及滥伐林木等违法行为,第一时间反馈同时,加强与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和志愿者等社会群体的沟通协调,定期开展工作交流,畅通联系渠道实现线索信息共享。

二是加强长江流域禁捕执法管理工作按照省市两级部署,紧抓秋季江蟹重点时段,突出农贸市场、餐饮单位等重点场所,锚定非法销售和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各部门联合执法,形成工作合力,强化法律宣传和政策引导,营造浓厚氛围,有效推动长江禁捕工作落实落细。

三是灵活适用替代性修复方式及惩罚性赔偿。针对非法狩猎、非法捕捞水产品以及滥伐林木等高发的公益诉讼案件,积极探索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诉讼生态损害赔偿方式,贯彻恢复性司法理念,视违法行为人情节轻重、主观违法性、持续时长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灵活选择异地修复、劳务代偿等形式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对于屡教不改、情节严重、损害重大等情况,通过使违法行为人承担惩罚性赔偿以增加其违法成本。

四是探索多元化生态修复融资渠道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企业和社会多方参与、财政资金与绿色金融互相补充、EOD项目等环保资金项目多元化共同发展的绿色融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统筹整合各部门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生态保护修复性质的资金

五是持续推动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根据《安徽省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方案》、《安徽省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指南》、《安徽省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技术指南》要求,督促指导相关县市区尽快完成招标工作,协调解决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细化调查工作措施、任务分工,不定期开展调度检查工作,确保调查工作出成果见成效。   

六是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支持力度。鼓励生物多样性领域企业联合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申报各类省级科技项目,将相关领域纳入到市科技项目申报指南中予以支持,在组织申报、评审立项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通过政策、财政扶持等途径,引导企业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研发投入,提升科研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发挥科技项目的引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