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环保资讯 > 公示专区

《芜湖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发布日期:2012-04-16 00:00来源:芜湖生态环境局作者:admin浏览次数:

 

一、前言
2009年12月芜湖市人民政府颁发《关于调整三山区与繁昌县行政区划的通知》(芜政秘[2009])245号)文件,将原繁昌县新港镇的高安、义合、矶山、草山、裕民、白象6个村委会和泥埠居委会划归三山区管辖,设立三山区高安街道办事处,委托长江大桥开发区管委会管辖,成立芜湖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新区(以下简称大桥新区)。
为充分发挥芜湖市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的优势和核心作用,芜湖市编制了“芜湖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施方案”,规划在城市西南部,建设约230平方公里的芜湖产业承接集中区,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载体。本次规划的大桥新区即位于芜湖产业承接集中区的西端,总占地面积约为43.70KM²。为合理规划大桥新区,推动其快速、健康发展,芜湖市政府委托中铁芜湖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了《芜湖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9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相关要求,芜湖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于2012年4月委托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该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在接受委托后,收集相关资料、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赶赴现场勘踏,开始该规划环评的前期准备工作。按照国家环保部环发2006[28] 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有关规定,现向公众公开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信息,以征求公众意见。
二、规划概要
规划名称:芜湖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新区总体规划(2011~2030)。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新区区属全部范围,总规划面积约为43.70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近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30年)。
功能定位:全国重要的临港产业示范基地;皖江示范区出口加工贸易和物流中心;芜湖中心城区西南部产业新城。
主导产业:
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电子电器产业;
出口加工和增值配套产业;
物流和生产性服务贸易。
经济发展目标:
大桥新区主要经济发展目标一览表
序号
  
2015年
2030年
1
实际开发面积(平方公里)
15
40
2
其中:实际开发工业用地面积(平方公里)
7
13
3
地区GDP(亿元)
120
720
4
其中第三产业占比例(%)
5
20
5
单位面积地区GDP(亿元/平方公里)
8
18
6
工业总产值(亿元)
420
1560
7
单位面积工业用地工业产值(亿元/平方公里)
60
120
8
实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400
1200
 
功能结构:总体功能结构为“一带四区”。其功能结构规划如下图所示。
“一带”为:位于规划区的东部,沿徐福高速公路两侧各预留50M以上的防护隔离绿带,以备高速线型调整预留一定空间。用地面积约为3.11KM2
“四区”分别为:西部临港产业区;北部综合保税区;东北部现代物流区;南部综合配套区。
“临港产业区”:位于规划区的西部,海螺水泥传送带西侧,用地面积约为20.52KM2。规划依托长江优良的水深条件,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
“综合保税区”:位于规划区的北部,徐福高速西侧,海螺水泥传送带东侧,长江南路北侧,用地总面积约为7.55KM2。综合保税区围网内实际面积约为5KM2,重点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围网外的2.55KM2用地是为综保区配套的增值配套产业用地,重点发展电子电器产业。
“现代物流区”:位于规划区的东北部,徐福高速东侧,用地总面积约为4.03KM2。重点发展仓储和现代物流等业务。
“综合配套区”:位于规划区的南部,海螺水泥传送带东侧,用地面积约为8.49KM2。规划定位为:大桥新区综合配套的生活服务和商务办公用地。
 
 
 
 
 
 
 
 

三、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1、主要工作内容
规划环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规划分析、环境现状调查分析与评价;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规划方案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规划的资源与环境承载力分析;规划污染减缓措施、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分析、规划实施的跟踪与监测管理计划、公众参与、规划协调性分析等几个方面。
2、工作程序见下图
 
  
 


四、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您认为该规划是否有利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您认为规划建设对环境的哪些不利影响较大;您有无建议采取何种措施来减缓规划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您是否赞同该规划的建设;您有无其它意见和建议。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方式
本次公示时间为自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您可以通过信函、电子邮件、传真或者其他便利的形式向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提出书面意见。
公众意见反馈与具体联系方式如下:
建设单位:芜湖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联系人:潘成保
联系地址:芜湖市三山区三华山路1号
联系电话:0553--3916562
电子信箱:panchengb@yahoo.com.cn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吴工
联系电话(传真):0551-3545163
联系地址:合肥市政务新区怀宁路1766号
电子信箱:wuyunn555@163.com